【金香糯】——桂林山水间的香糯传奇

2024-08-13 04:25:05 发布

在桂林这片山水之间,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稻米品种——金香糯。它不仅拥有桂审稻2007042号的荣誉编号,更是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培育的结晶。

金香糯以其感温型常规糯稻的特性,在桂南、桂中地区早稻种植时,全生育期大约126天,晚稻则为112天。它植株较高,剑叶短直,谷壳呈褐色,结实率高,平均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6.9万。株高107.7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30.4粒,结实率高达91.5%,千粒重23.8克。

在米质上,金香糯的糙米率79.9%,整精米率61.1%,长宽比2.5,无阴糯,白度仅为1%,胶稠度高达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低至2.2%,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它作为优质稻米的潜力。

2006年的试验数据显示,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金香糯的产量表现都优于对照品种七桂占,分别增产14.1%和19.6%,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也达到了414.4公斤,增产10.4%。

金香糯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适宜移栽、合理施肥和注意病虫害防治。在施肥上,每亩施纯氮11公斤,磷6公斤,钾10公斤,以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后期施穗肥。

尽管金香糯在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上表现一般,但经过严格的审定,它已被认定为符合广西特用水稻品种的标准,适合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为早稻和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为晚稻种植。但同时,种植者需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金香糯,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一种稻米品种,更象征着桂林山水间的香糯传奇,它的每一粒米都承载着桂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