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粳77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高产新品种

2025-07-24 05:07:43 发布

金粳778,一个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晚粳常规水稻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正成为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的种植新选择。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01059,金粳778的品种来源是镇稻11与扬辐粳8号的杂交,这一组合赋予了它卓越的遗传特性。

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金粳778的平均株高达到92.1厘米,亩有效穗数为22.2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27.3粒,结实率达到了85.6%,千粒重为27.3克。全生育期135.3天,相较于对照品种早熟2.9天,显示出其早熟的特性。在抗病性方面,金粳778表现出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感稻曲病,这为其在田间管理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产量方面,金粳778在201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33.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20%;2018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628.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82%,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2019年生产试验中亩产603.9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82%,进一步证实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栽插密度、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播种一般在6月中旬进行,水育秧和旱育秧的播种量有所不同,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约为3千克。栽插密度控制在每亩1.6万穴左右,基本苗数约6万。水肥管理遵循“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强调有机肥的使用,并搭配磷钾肥。灌水管理上,强调浅水勤灌促早发,后期则干干湿湿,避免过早断水。

金粳778已经通过安徽省稻品种审定,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防治,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金粳778以其高产、抗病和早熟的特性,为安徽省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