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的绿色宝藏——圆绿甘蓝的种植指南

2025-05-01 05:19:22 发布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而“圆绿”甘蓝,正是这份绿色宝藏的代表。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圆绿”,以其早熟、抗病和高产的特性,成为了春秋季蔬菜种植的理想选择。

“圆绿”甘蓝,登记编号GPD结球甘蓝(2018)310040,是一种杂交种,特别适合春秋季种植。从定植到采收,仅需50至55天,植株直立,紧凑的生长形态使得它们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茁壮成长。它们的外叶平圆形,叶色鲜绿,蜡粉少,而圆球形的叶球紧实,中心柱与球高的比例小于0.5,这使得“圆绿”不仅外观诱人,更有着出色的口感。

在抗病性方面,“圆绿”表现出色,能有效抵抗黑腐病和霜霉病,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叶球鲜绿,心叶嫩黄,口感脆嫩,单球重在750至1200克之间,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亩产都能显著超过对照品种早夏-16,分别增产7.5%和7.06%。

种植“圆绿”甘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技术:

1. 茬口安排: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以减少病害发生。

2. 播种时间:根据季节和气温,合理安排播种,确保苗龄适宜。

3. 培育壮苗:选择排水良好的苗床,适当稀播,注意保湿和病虫害防治。

4. 大田定植:施足基肥,机械深翻,确保土壤疏松,有利于作物生长。

5. 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

6.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及时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控制病虫害发生。

7. 采收:定植后50至60天成熟,及时采收,避免叶球炸裂,影响品质。

“圆绿”甘蓝适宜在上海地区春秋两季露地栽培,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合理密植和及时采收是保证“圆绿”甘蓝高产的关键。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来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绿色礼物,让“圆绿”甘蓝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