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麦新品种“农大5363”:节水增产的希望之种
在北京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农大5363”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节水性能和增产潜力,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这款小麦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通州区种业中心联合培育,以其农大195和98-270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性。
“农大5363”是一种冬性小麦,成熟期略晚于京冬8号,大约晚1天左右。它的幼苗呈半匍匐状,分蘖力和成穗率都属于中等水平。在节水区试中,这种小麦的平均株高为72.4厘米,穗形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平均每亩穗数达到30.69万穗,每穗粒数为26.6粒,千粒重为40.4克。在抗寒性方面,它被鉴定为中等,而在抗病性上,它对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但对白粉病较为敏感。
在品质方面,“农大5363”同样表现出色。2012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其容重为800g/L,粗蛋白含量(干基)为18.72%,湿面筋含量(14%湿基)为42.5%,沉淀指数(14%湿基)为44mL,吸水量为61.6mL/100g,稳定时间为9.0分钟,拉伸面积为78cm²,延伸性为176mm,最大抗延阻力为318E.U,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它在小麦品质上的优越性。
产量表现上,“农大5363”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的北京市小麦节水组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了287.3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4.6%。特别是在2011年,它的区试平均亩产为286.9公斤,比对照增产5.7%;2012年区试平均亩产为287.7公斤,比对照增产3.4%。尽管在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68.4公斤,比对照减产3.7%,但整体而言,它的增产潜力不容小觑。
在栽培技术方面,“农大5363”的播种期以北京地区10月1日前后为宜,适期播种亩基本苗约25万,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5万。冬季需要灌好冻水,并随水亩施尿素25-30公斤。对于水浇条件较差的地块,春季可以不浇水,但应采取保墒措施。而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春季应浇拔节水,并随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以提高籽粒品质。
“农大5363”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北京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这种小麦品种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北京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小麦种植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