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4S: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水稻新品种

2024-10-12 02:11:40 发布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精心培育下,T64S这一水稻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潜力,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T64S,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10048,属于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它在播始历期上表现出71至110天的适应性,株高介于63.2至105.4厘米之间,株型适中,叶片直且长,微凹,呈现出健康的绿色,而叶鞘和稃尖则带有紫色,为田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T64S的柱头同样呈现紫色,千粒重大约22克,这保证了其良好的产量潜力。它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平均每株有效穗达8.4穗,穗长平均21.7厘米,穗总粒数平均为177.2粒。不育株率达到了100%,花粉不育度高达99.99%,不育起点温度为23.5℃,这些特性使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繁殖方面,T64S的柱头外露率为87.5%,其中双边外露率为62.6%,单边外露率为24.9%,异交结实率为55.99%。尽管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5级,但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苗瘟为8级,穗瘟为9级,显示出高感稻瘟病的特性,这需要在种植过程中特别注意。

米质方面,T64S的糙米率为78.8%,精米率为71.1%,整精米率为66.4%,粒长为6.0毫米,长宽比为2.5,垩白粒率为6%,垩白度为0.3%,胶稠度为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24.4%,蛋白质含量为14.2%,这些指标显示了其良好的食用品质。

繁殖T64S时,需要遵循严格的生产程序,从核心种子到原种再到生产用种。在海南三亚南繁地区,11月初播种,次年3月抽穗,确保幼穗分化期间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2℃。采用冷水串灌技术,敏感期水温控制在18-22℃,以培育壮秧。在湖南进行冷水串灌繁殖时,水温控制在19-20℃,从主茎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灌冷水,灌水深度逐渐加深,以淹没幼穗为准,冷灌时间15-18天。插植密度为16.5厘米×20厘米,单本插植,一般每亩繁殖产量可达300公斤左右。

经过严格的审定,T64S达到了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可在湖南省进行冷灌繁殖或在海南省冬季繁殖。制种则适宜在湘南海拔350米以下的山丘区夏制。这一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水稻品种资源,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望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