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05——丰收的希望,晚粳稻的新星

2024-08-13 04:31:58 发布

在金色的稻田里,秀水05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农民心中的希望之星。这个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共同研发的晚粳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浙审稻2011009,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秀水05,原名丙07-05,源自秀水128与秀水123的精心选育,以其适中的株高和株型,短挺的剑叶和中绿的叶色,展现出其独特的田间风貌。茎秆粗壮,偶有露节,彰显了其抗倒伏的强健体魄。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着粒密,颖尖无色无芒,谷粒呈椭圆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秀水05的鲜明个性。

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秀水05在2009年和2010年的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中,分别以平均亩产566.0公斤和582.6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9.8%和1.6%,两年平均增产5.5%,2010年生产试验更是达到了594.7公斤的平均亩产,增产6.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秀水05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秀水05同样表现不俗。平均叶瘟0.0级,穗瘟4.0级,综合指数1.6,白叶枯病3.5级,褐稻虱7.0级,条纹叶枯病3.5级,这些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秀水05在面对常见稻病时有着良好的抵抗力。

米质是稻米品种的另一重要指标。秀水05的平均整精米率71.9%,长宽比1.8,垩白粒率35.5%,垩白度6.1%,透明度3级,胶稠度69mm,直链淀粉含量14.7%,这些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的标准,保证了其稻米的品质。

在栽培过程中,秀水05需要注意的是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综合来看,秀水05以其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丰产性佳、抗稻瘟病等优点,被推荐为浙江省粳稻区单季晚稻的理想种植品种。这不仅是对农民的一份承诺,更是对丰收的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