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科学院力作——“并单23号”玉米品种,高产抗病新选择

2024-10-21 02:19:22 发布

在山西,一个名为“并单23号”的玉米新品种正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并单23号”的生育期为128天,比市场上的先玉335晚熟2天,这让它有更多时间积累养分,最终转化为更高的产量。幼苗的第一叶叶鞘呈浅紫色,尖端匙形,叶缘绿色,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易于识别。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0片,株高达到288厘米,穗位105厘米,这样的株型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集中。

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适中,侧枝姿态轻度下弯,一级分枝5-7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2厘米,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绿色,这些特征不仅美观,也有助于提高授粉效率。果穗筒型,穗轴粉色,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43粒,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8.8克,出籽率88.2%,这些数据表明“并单23号”是一个高产且籽粒质量高的品种。

在抗病鉴定方面,“并单23号”表现出色,它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青枯病、粗缩病,虽然对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稍弱,但整体抗病能力依然强劲。品质分析显示,其容重750克/升,粗蛋白8.42%,粗脂肪3.91%,粗淀粉75.17%,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优质玉米的标准。

产量表现方面,“并单23号”在2009至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2009年亩产947.8千克,比对照增产4.2%,2010年亩产879.8千克,比对照增产4.8%,两年平均亩产913.8千克,比对照增产4.5%。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796.0千克,比当地对照增产5.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并单23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要点方面,一般亩留苗3800至4200株,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调整,土壤越肥,密度可适当增加。适宜区域为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这使得“并单23号”成为当地农民的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并单23号”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特性,成为了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又一力作,为山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