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无核葡萄:设施栽培的甜蜜成果
在现代农业的舞台上,红宝石无核葡萄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早熟特性,成为了果农们的新宠。这种葡萄不仅结实率高,果粒均匀,而且易着色,果肉硬脆,风味极佳,早熟丰产,适应性强,设施栽培更是让其在5月上旬就能成熟,比露地栽培提前2个月上市,每亩产量高达30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种植红宝石无核葡萄的第一步是定植。在栽前,需要挖30—40厘米深的定植穴,每亩施用5000公斤有机肥、50公斤磷酸二铵和10公斤硫酸钾,与土壤混合后填入定植穴,然后种植苗木,并在定植后浇足水覆膜以保持土壤湿润。
肥水管理是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萌芽到开花前,每株葡萄需要施用50克复合肥,新梢长至40厘米时再追施100克复合肥。当新梢长至1米时,喷施400倍多效唑,7月中旬停止施肥水。坐果后至浆果着色时,喷施0.3%磷酸二氢钾,采果后继续施用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10月上旬灌足水,11月下旬扣棚升温并灌催芽水。
整形修剪是确保葡萄健康生长的重要步骤。幼苗定植后采用独龙干形修剪,每株保留一条主蔓,其上留4—6个结果枝。当新梢长至30厘米时搭架引缚,并摘除叶腋中的副梢。主蔓上新梢长至1米时喷多效唑,长至2.5米时摘心,并在其顶端留2—3个副梢,每梢留2—3片叶及时摘心。扣棚前留60—80厘米短截,升温后对萌发的新梢每株保留5个,其余全部抹除。通过这些精细的管理,可以控制葡萄的生长,使其更加均匀和健康。
温湿度控制是设施栽培中的又一关键。10月19—20日扣膜,通过控制草苫的覆盖和风口的开启,使温度降低到室外气温,予冷30天。使用石灰氮液抹母枝,使其提前解除休眠。11月中下旬开始升温,萌芽到开花前夜间保持18°C,白天25—28°C,花期夜间控制在15—18°C,白天不超过30°C。整个生长周期中,都要根据葡萄的生长阶段调整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花果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弱枝不留,壮枝留一穗,疏除副穗,掐去穗头,每株留5穗,疏去小粒、密粒。浆果着色时喷0.3%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果实的均匀着色和提高品质。
最后,病虫防治是保障葡萄健康生长的最后一道防线。扣棚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新梢生长前期易患灰霉病和霜霉病,采用生态法变温管理,按各期温湿度要求调控好,药剂防治采用烟雾法和粉尘法轮换施药。同时,要注意白粉虱的防治,可喷25%氯氟氰菊酯乳油。果实生长期间要防霜霉病和白粉病,这是棚室极易发生的病害,可用百菌清烟熏剂,16%防霜灵粉尘剂,7—10天熏1次。采果后喷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半月1次,保护好叶片。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管理,红宝石无核葡萄在设施栽培中能够茁壮成长,为果农带来甜蜜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