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789:盐碱地上的小麦新希望
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一种名为“科兴789”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盐碱地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耐盐性和高产潜力,成为盐碱地小麦种植的新选择。
科兴789是一种冬性小麦,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旗叶上冲,显示出良好的抗倒伏特性。它的生育期为228天,比传统对照品种德抗961早熟一天,株高73.8厘米,亩最大分蘖可达80.5万,亩有效穗36.9万,分蘖成穗率高达46.1%。穗型为长方形,穗粒数平均为32.9粒,千粒重41.0克,容重达到788.8克/升。科兴789的籽粒特征为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质地为半硬质。
在抗病性方面,科兴789对条锈病的抗性较慢,对赤霉病中感,但对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较高,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潜力。此外,科兴789的越冬抗寒性良好,这对于冬季寒冷的地区尤为重要。
在品质方面,科兴789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6.2%,湿面筋含量为44.6%,沉淀值为27.0ml,吸水率为60.3ml/100g,稳定时间为2.1分钟,面粉白度为76.2。这些指标显示科兴789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
产量表现上,科兴789在山东省特殊用途小麦品种自主区域试验中,盐碱地块种植两年平均亩产达到397.9公斤,比对照德抗961增产16.6%。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38.2公斤,比对照增产8.2%,显示出其在盐碱地上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科兴789适宜在10月10日至20日播种,每亩基本苗18至22万。在管理上,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并适当控制肥水,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相同。
科兴789适宜在全省含盐量0.3%左右的盐碱地块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种植选择,有望在提高盐碱地小麦产量和改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