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单16号:重庆丘陵地带的高产抗病害玉米新品种
2025-07-30 05:14:38 发布
在重庆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农民朋友们迎来了一个新的玉米品种——黔单16号。这个由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艾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引种,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精心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黔单16号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30.6天,株高达到281.4厘米,穗位高131.4厘米,穗长19.9厘米,穗行数17.4行,每行平均有39.5粒籽粒,百粒重33.9克。这些数据意味着,黔单16号不仅植株高大,而且穗大粒多,是高产的保证。
在2017年的适应性试验中,黔单16号在5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达到了529.7千克,比对照品种渝单8号增产了9.2%,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其高产潜力。
除了产量高,黔单16号还具有出色的抗病能力。它高抗穗腐病,对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也有良好的抗性,对纹枯病则是中抗。这些抗性使得黔单16号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栽培黔单16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播种期根据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平坝、浅丘地区一般在三月中旬播种,而深丘、低山丘则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建议为2800至3000株/亩。施肥方面,建议亩施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40至50千克、氯化钾10至15千克,并采用一底三追施肥法,重点施用攻苞肥。田间管理上,要及时匀苗、补苗,保证苗全苗壮,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中耕除草,及时上厢施肥。最后,要在充分灌浆成熟后及时收获,以确保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虽然黔单16号具有诸多优点,但种植时仍需注意根据当地农技或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并注意培土预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