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95观26:黄淮冬麦区的高产抗寒新品种
在河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衡95观26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寒性和高产潜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精心培育,衡95观26以其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8,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衡95观26的诞生源于一次科学的杂交,84观749与87-263的结合,孕育出了这一半冬性、中早熟的小麦新品种。它在2000年经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证明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实用价值。
衡95观26的幼苗半葡匐,叶片淡绿,展现出了其生长的稳健性。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不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硬质,成穗率高,平均每亩穗数可达43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37克。其越冬率高达97%,与对照品种石4185相当,显示出了卓越的抗寒特性。
在抗病性方面,衡95观26同样表现出色,高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也较为缓慢,这为种植户减少了病害带来的损失。在品质上,容重达到805克/升,粗蛋白含量13.8%,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23.4毫升,吸水率58.5%,稳定时间2.5分钟,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衡95观26在200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473公斤,比对照鲁麦14增产3.1%,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即使在2003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47.9公斤,虽然比当地对照略有减产,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仍然值得信赖。
对于种植衡95观26,技术要点十分明确: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20~25万株,并且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国家品审会的审定意见表明,衡95观26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这一品种特别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北部的高水肥地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衡95观26,不仅仅是一个品种名称,它代表着科技进步带给农业的希望,是农民朋友在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温暖阳光,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