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郑葡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葡萄新品种

2025-06-25 06:08:20 发布

在葡萄的世界里,新品种的诞生总是令人兴奋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郑葡2号”的葡萄新品种,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这个品种的登记编号为GPD葡萄(2018)410016,属于欧亚种,主要用于鲜食。

“郑葡2号”的起源颇为有趣,它是红地球和早玫瑰两个品种的后代。这种葡萄的嫩梢梢尖半开张,幼叶表面呈现出绿色并带有红色斑,光泽感十足。成龄叶近五角形,五裂,上裂刻深度深,轻度重叠,上表面颜色为绿色,主脉花青素着色中,下表面叶脉上有极密直立绒毛。

在果实方面,“郑葡2号”的果穗呈圆锥形,双歧肩,有副穗。平均穗重918克,最大穗重可达1260克。果粒着生紧密,成熟一致,着色一致,呈紫黑色,平均粒重12.0克。果肉较脆,无香味,每果粒含种子2~5粒,多为3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7%,可滴定酸含量0.33%。

在栽培技术方面,“郑葡2号”适合篱架和棚架栽培。篱架“高宽垂”树形栽培适宜的株行距为150厘米×250~300厘米;棚架龙干栽培则以100厘米×350~400厘米的株行距为宜。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中原地区以元旦前后修剪为宜。夏季修剪则需注意果穗以下的副梢可以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2叶摘心。

肥水管理上,基肥宜在9月底10月初进行,追肥一般在花前10天左右追施速效性氮肥,6月初追施钾肥。施肥后需浇水,果实生长期喷钾盐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果粒着色期一般不浇水。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入冬灌一次封冻水。

“郑葡2号”适宜在多种区域种植,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西藏和新疆的温室设施栽培技术区域;山东、山西、河南北部、河北、陕西北部、甘肃、天津、北京、宁夏和内蒙古的冬季埋土防寒区域;以及河南南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江西、浙江、重庆、上海的避雨栽培技术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郑葡2号”的叶片易感染霜霉病,果实易感染白腐病,高产时易得水罐子病,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防治。

“郑葡2号”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产潜力,为中国的葡萄种植业带来了新的选择。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这个新品种能在未来的葡萄市场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