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秘诀】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全解析
探索黑芝麻的丰收奥秘,让我们一起揭开高产栽培技术的秘密。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的“中芝9号”品种,以其分枝型特性和每亩高达58.33公斤的产量,成为黑芝麻种植的首选。这种乌黑种皮的品种,不仅千粒重达到2.63克,含油量高达47.3%,蛋白质含量也超过21%,并且具有较强的抗茎占枯病能力,是推广种植的理想选择。
种植黑芝麻,关键在于“双茎栽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芝麻幼苗第三对真叶半展开时摘除顶尖,促使第一或第二对真叶腋芽萌发生长,形成双茎。以下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步骤:
1. 药物拌种与轮作:播种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与种子拌匀,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同时,避免重茬种植,推荐4年2头作制度,确保土壤健康。
2. 适期早播与掌握密度:夏芝麻播种期不宜晚于6月15日,越早越好。栽培密度以每667平方米8000至10000株为宜,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严格打顶:夏芝麻在保留2对真叶时进行打顶,并保留叶以上2至3厘米的茎节。确保同一块田的打顶标准一致,一次性完成。
4. 补追苗肥:打顶后,为防止新生枝脱肥,适量追施速效肥。在新生枝长出第二、第三对真叶时,喷施100倍液缩节胺或多效唑,以防止后期倒伏并增加有效蒴果数。
5. 防渍与早管理:种植时,先开好畦沟和围沟,畦面宽2至2.5米,畦沟深0.3米,围沟深0.4至0.5米。幼苗长出2至3对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36厘米×12至15厘米,并中耕除草一次。苗高33厘米时结合追肥进行培土。
6. 科学施肥与预防病虫:夏芝麻生育时间短,需肥多而集中,以施底肥为主。每亩施碳铵约15公斤,加磷肥30至40公斤,钾肥6至8公斤。生长期对苗稀长势弱的田块,可追施尿素3至5公斤。拔节期用50%扑海因1000倍液分两次喷洒叶片,预防角枯病和叶枯病。若发生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处理。
遵循这些步骤,黑芝麻的高产不再是梦想。让我们一起迎接丰收的季节,享受黑芝麻带来的营养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