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玉69号:东华北春播玉米的新星
在东华北地区,玉米种植者们迎来了一颗璀璨的新星——丹玉69号。这款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优选。
丹玉69号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6020,它的诞生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与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以及旅大红骨集团35选系的共同结晶。这款玉米品种在东华北地区的出苗至成熟期为130天,与农大108品种持平,且对有效积温的需求大约为2850℃。
从外观上看,丹玉69号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可达300厘米,穗位高132厘米。其花丝为浅粉红色,果穗呈筒型,穗长23.5厘米,穗行数在16至18行之间,穗轴粉色,籽粒橙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达到39.6克。在区域试验中,丹玉69号的倒伏(折)率仅为3.0%,展现了其良好的抗倒伏性。
抗病性方面,丹玉69号经过两年的接种鉴定,显示出对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同时对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中抗性。在营养品质上,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丹玉69号的籽粒容重为754克/升,粗蛋白含量10.64%,粗脂肪含量5.39%,粗淀粉含量72.73%,赖氨酸含量0.26%,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营养价值。
产量表现上,丹玉69号在2004至2005年的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38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698.8公斤,比对照增产11.4%。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25.6公斤,比对照增产6.5%,这证明了丹玉69号的高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丹玉69号每亩适宜密度为2800至3000株,这为种植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最终,丹玉69号以其优异的表现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为这些地区的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