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优701:华南晚稻的高产新选择
在华南地区,水稻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型水稻品种——福昌优701,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米质指标,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福昌优701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这个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14.4天,相较于对照品种博优998稍晚熟1.5天,展现出了其生长周期的特点。株高110.5厘米,穗长23.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6.7万穗,每穗总粒数152.4粒,结实率高达80.4%,千粒重28.8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福昌优701的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福昌优701对稻瘟病的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和3.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表现出对褐飞虱的高感和对稻瘟病的敏感,但对白叶枯病有中等抗性。米质方面,整精米率82.4%,垩白度5.5%,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76毫米,碱消值6.9级,长宽比3.3,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优质米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福昌优701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98.13千克和500.48千克,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31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6.32%。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6.87千克,比对照增产7.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福昌优701的高产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福昌优701的播种期可参照博优998,秧龄30天左右。培育壮秧是发挥高产潜力的关键,需要施足有机肥,并在1叶1心期使用3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喷施,2.5叶期追施断奶肥,插秧前5天追施3千克/亩的尿素作送嫁肥。移栽前1-2天,还需药剂防治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确保带药移栽。采取宽行窄株插植方式,丛插2粒谷秧,规格18厘米×20厘米,基本苗12.0万/亩左右。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比均衡,满足高产群体的养分需求。亩施纯氮12千克,氮∶磷∶钾=2∶1∶2。在肥料运筹上采取重前、稳中、补后的施肥方式,除磷肥全作基肥外,氮肥和钾肥中基肥∶蘖肥∶穗肥为5∶3∶2。药剂防治上,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或者结合田间调查,抓住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最后,福昌优701已通过国家稻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稻作区除外)、广西桂南、海南省、福建省南部的双季稻区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无疑为华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