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粳18:丰收的希望,晚粳稻的新星

2024-08-10 03:52:59 发布

在金色的稻海中,绍粳18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优质的米质,成为晚粳稻品种中的佼佼者。由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绍粳18(原名:越粳06-18)以其浙审稻2011010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绍粳18的产量表现不容小觑。在2008年和2009年的省单季晚粳稻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34.6公斤和548.8公斤,两年平均产量527.9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5.6%。2010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73.0公斤,虽然仅比对照增产2.2%,但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其稳定的丰产潜力。

在特性上,绍粳18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剑叶短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穗型较大,着粒较密,颖尖无色、无芒,谷粒椭圆形。全生育期154.0天,平均亩有效穗17.1万,成穗率68.0%,株高104.9厘米,穗长16.8厘米,每穗总粒数141.8粒,实粒数127.3粒,结实率高达89.8%,千粒重25.7克。

在抗性方面,绍粳18展现出了良好的抗病能力。经鉴定,平均叶瘟0.5级,穗瘟3.0级,穗瘟损失率2.7%,综合指数为2.1;白叶枯病3.5级;褐稻虱9.0级;条纹叶枯病8.0级。这表明绍粳18在面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时具有中抗性,而对褐稻虱和条纹叶枯病则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米质检测结果显示,绍粳18的整精米率75.1%,长宽比1.7,垩白粒率33.0%,垩白度7.1%,透明度2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8.1%,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和3等,确保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在栽培上,绍粳18建议适当稀植,主攻大穗,以充分发挥其丰产潜力。经审定,绍粳18属常规晚粳稻,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型较大,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米质较好,是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