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宿061:黄淮海夏大豆的高产新选择

2025-07-30 05:13:16 发布

皖宿061,一个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黄淮海夏大豆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正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33003,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的骄傲之作。

皖宿061以其黄淮海夏大豆普通型品种的特性,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育期,平均103天,比传统的中黄13品种晚熟5天。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植株更加集中,便于管理和收获。株高71.1厘米,主茎15.9节,有效分枝2.2个,底荚高度18.6厘米,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单株有效荚数达到47.6个,单株粒数100.2粒,单株粒重22.2克,百粒重18.9克,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皖宿061的高产潜力。

在外观上,皖宿061的卵圆形叶、白花和灰毛,以及椭圆形的黄色籽粒,都是其显著的特征。种皮微光,种脐淡褐色,这些细节都为这个品种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皖宿061在抗病性上也表现出色,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但对胞囊线虫病2号生理小种高感,因此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

产量表现上,皖宿061在2021—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204.6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12.3%。202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15.2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12.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皖宿061的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皖宿061适宜在6月上中旬麦收后尽早播种,亩播种量5—6千克。种植密度根据肥力不同有所调整,高肥力地块1.5万株/亩,中等肥力地块1.8万株/亩,低肥力地块2.0万株/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花荚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皖宿061以其高产、抗病和易于管理的特点,成为了黄淮海夏大豆种植的新选择。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适合在山东省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不过,胞囊线虫病发病区的农民朋友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