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郑单1002玉米品种

2024-10-21 16:07:34 发布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郑单1002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颗新星。这一品种的诞生,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更是对农民朋友辛勤劳动的最好回馈。

郑单1002的诞生

郑单1002,一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申请,胡学安、魏良明等育种专家精心培育的单交种。它源自郑588母本和郑H71父本的完美结合,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获得了豫审玉2014005的荣誉编号。

生长特性

郑单1002以其紧凑的株型和深绿的叶色,成为田间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的全株叶片数在18.8至19.2片之间,株高可达257至259厘米,穗位高则在111至112.1厘米。果穗短筒型,穗长在14.6至16.9厘米,穗行数14至16行,每行的籽粒数在30.9至33.8粒。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郑单1002的丰产潜力,也体现了其良好的适应性。

抗性与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郑单1002表现突出。它能够抵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同时对矮花叶病和玉米螟也有一定的抗性。在品质分析上,郑单1002的粗蛋白质含量在9.2%至9.4%之间,粗脂肪含量为4.3%至4.7%,粗淀粉含量高达73.9%至76.0%,赖氨酸含量为0.27%至0.31%,容重分别为728g/L和762g/L,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作为优质饲料和食品原料的潜力。

产量表现

在实际的产量测试中,郑单1002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1年的区域试验中,它以516.0kg的平均亩产量,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4.8%,2012年的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767.4kg,增产3.1%。到了2013年的生产试验,郑单1002的平均亩产量更是达到了641.2kg,增产9.6%,位居所有参试品种之首。

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确保郑单1002的高产,建议在6月上中旬进行麦后直播,中等水肥地的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高水肥地则不超过5000株/亩。田间管理上,要注重科学施肥,及时灌溉,特别是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同时,要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和地老虎等害虫,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收获时,要等到玉米子粒的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以确保最高的产量。

审定意见

经过严格的审定,郑单1002符合河南省玉米品种的审定标准,被正式通过审定。它的推广种植将为河南各地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郑单1002,不仅仅是一个品种,它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承诺,是农民朋友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品种在更广阔的田野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