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谷54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晋谷54号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成为了谷子种植的新宠。这款谷子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晋审谷(认)2012003,其育种过程融合了晋谷21号和晋谷20号的优良特性,试验名称为“汾选446”。
晋谷54号的生育期大约为121天,比长农35号稍晚2天左右。幼苗叶片呈绿色,叶鞘紫色,通常单秆不分蘖,但在特殊年份茎基部会有2至3个分蘖。主茎高度在158至170厘米之间,拥有16节茎秆,叶片绿色,穗形为棍棒形,穗码松紧适中,短刚毛,穗长21.9厘米。主穗重28至32克,穗粒重17.4克,千粒重2.8克,呈现出白谷黄米的色泽。出谷率和出米率分别为77%和72%,米质上乘,2008年荣获第七届全国优质粟鉴评“一级优质米”称号。尽管田间偶有红叶病和白发病发生,但整体表现依然出色。
品质分析显示,晋谷54号的粗蛋白含量为11.23%(干基),粗脂肪含量为4.28%(干基),直链淀粉占脱脂样品的13.98%,胶稠度为125.0mm,糊化温度(碱消指数)为5.0,维生素B1含量为0.51mg/100g,硒含量为44.78ug/kg,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秀的营养价值。
在产量表现方面,2010至2011年的试验中,晋谷54号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54.9公斤,比对照增产8.2%,所有试验点均实现增产。2010年平均亩产251.3公斤,比晋谷34号增产7.1%;2011年平均亩产258.5公斤,比长农35号增产9.4%。
栽培晋谷54号的要点包括:5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0公斤,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1.3尺,窄行0.7尺),亩留苗2.5万株。深秋时重施羊粪圈粪,每亩不少于3000公斤(2立方),拔节抽穗期每亩增施复合肥15公斤,灌浆期在宽行进行浅耕。同时,还需适时防治红叶病和白发病。
晋谷54号适宜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中等肥力以下地种植,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性,成为了当地谷子种植的优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