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9优11: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晶

2024-08-14 04:30:54 发布

在重庆的绿水青山间,一种名为“中9优11”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的骄傲。由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与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品种审定编号渝审稻2008006,标志着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中9优11属于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以其全生育期152天的高效生长周期,略短于对照品种Ⅱ优838,展现了其生长的高效性。植株高度适中,株型松散适中,叶片直立,叶色浓绿,这些特征不仅赋予了它良好的外观,也为其分蘖力和大穗型品种的特质打下了基础。

在稻瘟病抗性方面,中9优11的综合评价为5级,属于中感,这要求我们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而在米质方面,中9优11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糙米率80.3%,整精米率50.2%,粒长7.3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8%,垩白度0.7%,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21.7%,这些指标均体现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中9优11在两年的区试中,13个试验点次均显示增产,平均产量达到570.97公斤,比对照II优838增产8.19%。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83.2公斤,增产幅度高达9.89%,充分证明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高产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中9优11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也至关重要。适宜区域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适宜3月初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则适宜3月下旬。在播种密度上,每穴栽两粒谷苗,每亩约1.2万穴,若栽一粒谷苗,则不低于1.4万穴。此外,种子的包衣处理和稻瘟病的防治也是保障高产的关键措施。

中9优11,不仅是重庆农业科技的成果,更是农民朋友增产增收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品种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