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石榴:沙漠绿洲中的甜蜜果实》

2025-06-17 06:42:34 发布

在新疆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缘,坐落着一个被誉为“无花果之乡”的绿洲——阿图什。这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水果,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的阿图什石榴。

阿图什石榴以其丛生灌木形态,2至3米的高度,以及个大、皮薄、汁多、味甜的特点而闻名。含糖量高达12%至18%,单果重可达200至300克,甚至更大。这些石榴不仅口感上乘,而且营养丰富,每百克果实中VC含量为5.35毫克,钙含量为47.75毫克,锌含量为1.6毫克,均高于内地同类果品。

阿图什石榴分为甜石榴、酸石榴和酸甜型石榴三种,其中甜石榴占主导地位,超过60%。酸石榴较少,主要用于药用,而酸甜型石榴约占20%。这里的石榴栽培技术独具特色,一种是单一成片栽植,行距3.4米;另一种是与无花果混植,充分利用水土和光热资源,发挥资源的组合优势。

阿图什的石榴和无花果都不能露地越冬,因此需要采取埋土保护措施。每年11月上旬,果农会将石榴枝条压至地面,并用土埋起来,埋土深度约30厘米。为了便于压条埋土,石榴在定植时就倾斜定植,与地面成45度角,年年埋土使树势成自然匍匐形。次年4月上旬,果农会开墩施肥并浇水,以促进石榴的生长。

在株型管理上,阿图什石榴多为丛生多主干,每株主干3至5个,每个主干上留3至5个主枝向四周伸展,整体株形呈伞状。繁殖主要采用扦插育苗法,将1至2年生的蘖条剪成25厘米长的插条,选保水保肥的沙壤土作育苗地,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插入土中,地上部分留2至3厘米,然后用地膜覆盖,发芽后再破膜放苗。苗木当年可长至1米,第二年即可大田定植。

阿图什石榴,不仅是沙漠中的甜蜜果实,更是阿图什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