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农科728:黄淮海夏玉米区的高产新选择
2024-08-03 02:59:03 发布
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高产品种——京农科728。这一品种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精心培育,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迅速成为该地区农民的新宠。
京农科728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70007,其品种来源是京MC01与京2416的杂交。这一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出苗至成熟周期大约为100天,比传统的郑单958品种早熟。它的幼苗叶鞘呈现深紫色,叶片绿色,而花药和花丝分别呈现淡紫色和淡红色,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易于识别。
京农科728的株型紧凑,株高达到274cm,穗位105cm,雄穗一级分支多达5-9个。它的果穗为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7.5cm,穗粗4.8cm,穗行数14行,出籽率高达86.1%。籽粒为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5克,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6%。此外,它的抗倒性表现突出,达标点比例达到83%,籽粒破碎率仅为5.9%。
在抗病性方面,京农科728表现中抗粗缩病,但对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以及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较弱。因此,育种者建议在瘤黑粉病重发区慎用此品种。
在产量方面,京农科728在2015-2016年的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每亩产量达到569.8公斤,比对照增产9.9%,增产点比例高达77%。2016年的生产性试验中,平均每亩产量551.5公斤,比对照增产8.5%,增产点比例83%。
京农科728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进行栽培,播种期为6月中旬,亩种植密度建议在4500-5000株之间。
经过严格的审定,京农科728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并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京津唐机收种植。这一品种的推出,无疑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有望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