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油5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高产油菜新品种

2024-10-14 07:04:20 发布

在广阔的农田上,一种名为“陕油59”的油菜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心培育,董军刚、郭永华、董振生和李春艳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甘蓝型油菜品种以其216天的生长周期,展现出了其杂交种的独特优势。

“陕油59”的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呈现健康的浅绿色,大小适中,裂片数为5.0,保证了充分的光合作用。其主茎蜡粉丰富,花青甙显色弱,这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早开花期和中等长度的果身,搭配上举的角果姿态,使得这一品种在田间管理上更为便捷。

更为重要的是,“陕油59”的籽粒为褐色,千粒重达到4.32克,含油量高达45.13%,芥酸含量低至0.15%,硫苷含量为24.97微摩尔/克,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作为食用油类型品种的优越性。此外,它还具有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的特点,抗寒和抗倒性都非常出色。

在产量上,“陕油59”同样表现不俗。第1生长周期亩产可达206.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40%;第2生长周期亩产196.0千克,再次比对照品种增产1.60%。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农民的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栽培“陕油59”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播种期应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播种量控制在200~250克。田间管理要细致,包括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草等。特别是在多雨年份,更要注意菌核病的防治。

“陕油59”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区以及陕西的汉中和安康冬油菜区进行秋播种植。这一品种的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效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食用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陕油59”作为F1代杂交种,大田收获的油菜籽不能留作种用。这保证了品种的纯正性和种植的可持续性。随着“陕油59”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油菜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