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的新宠儿——秋·华×白云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秋·华×白云的桑蚕新品种脱颖而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经济效益,为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浙审蚕2015001,是蚕桑科研人员柳新菊、何克荣、祝新荣、孟智启和姚陆松的心血结晶。
秋·华×白云品种的来源是(秋丰×华光)×白云,这一独特的组合赋予了它超凡的品质。在2010至2012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秋·华×白云展现出了99.07%的实用孵化率,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孵化的蚕都能顺利成长。四龄起蚕虫蛹率达到了96.41%,比对照样种秋丰×白玉高出0.31%。更令人瞩目的是,万头产茧量达到了18.11公斤,比对照样种高出2.04%,万头产茧层量3.945公斤,比对照样种高出4.61%。五龄一日万头蚕产茧层量0.615公斤,比对照样种高出2.29%,解舒丝长达到了957米,比对照样种长7米。鲜毛茧出丝率16.49%,比对照样种高出0.51%,净度95.04分,虽然比对照样种低0.43分,但茧丝纤度2.750D,比对照样种粗0.027D,显示了其更强的韧性。
在2013至2014年的秋期4个农村生产试验点中,201张蚕种试验显示,平均每张蚕种产茧43.0公斤,比对照样种高出2.5公斤;张种产值1499元,比对照样种高出84元。缫丝试样调查显示,一茧丝长893.5米,比对照样种长2米;解舒丝长575米,比对照样种长6.5米;干毛茧出丝率34.96%,比对照样种高出0.99%;净度94.29分,与对照样种相同;纤度2.548D,比对照样种粗0.013D。
在饲育秋·华×白云时,需要注意小蚕期的趋密性,每次给桑前要做好扩座匀座工作。小蚕用叶宜适熟,特别是在春蚕期用叶不能过嫩,以防止三眠蚕发生。大蚕期用叶要保持新鲜,注意良桑饱食。大蚕期应注意通风换气,多撒新鲜石灰,防止发生血液型脓病。蔟中要注意通风。
综上所述,秋·华×白云品种以其茧形大、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的特点,被认为适宜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季节和区域饲养,是蚕桑产业中值得推广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