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玉502——丹东农业科学院的高产玉米新宠
丹玉502,一个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正在成为辽宁省中晚熟玉米区的种植新选择。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8]375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在2003年通过丹1705母本和765父本的精心组配,诞生的单交种。
丹玉502的幼苗具有紫色叶鞘和绿色叶片,叶缘紫色,展现出强健的苗势。成株株型紧凑,株高达到303厘米,穗位128厘米,拥有21片叶片。花丝呈紫红色,花药浅紫色,颖壳同样为浅紫色,果穗为锥型,穗长21.4厘米,穗行数在18至20行之间,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9克,出籽率高达81.5%。
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的测定,丹玉502的籽粒容重达到732.5克/升,粗蛋白含量为9.64%,粗脂肪含量4.38%,粗淀粉含量72.48%,赖氨酸含量0.34%,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在辽宁省,丹玉502春播生育期约为133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同期,属于密植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经过两年的人工接种鉴定,丹玉502表现出中抗大斑病、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和中抗丝黑穗病的抗病能力。
在产量方面,丹玉502在2007至2008年的辽宁省玉米高密组区域试验中,11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97.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6%。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91.5公斤,比对照增产5.8%。
丹玉502的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其适应性强,适合在平肥地和坡岗地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00-3800株/亩。这个品种适宜在辽宁的沈阳、铁岭、丹东、阜新、鞍山、锦州、朝阳等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丹玉502以其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正逐渐成为辽宁省农民朋友的新宠,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