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11号:西南玉米新宠,高产抗病的绿色希望
2024-07-31 02:50:01 发布
在西南地区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春喜11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春喜11号以其母本J401和父本18-599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力和抗病性。
春喜11号的生育期为110天,比传统的农大108晚熟3天,幼苗期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色,护颖紫色,这些鲜明的特征预示着其强健的生长潜力。成株株高达267厘米,穗位高94厘米,叶片数在19至20片之间,株型半紧凑,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果穗呈筒型,长18.4厘米,穗行数在14至16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达到30.6克,这些指标都显示了春喜11号的高产潜力。在抗病性方面,春喜11号经过严格测试,表现出对大斑病的抗性,中抗纹枯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虽然对丝黑穗病有一定敏感性,但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在产量表现上,春喜11号在2004至2005年的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38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高达584.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7%。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9.5公斤,再次证明了其增产潜力。
春喜1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是每亩适宜密度3000至3200株,这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种植指导。经过国家审定,春喜11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重庆、四川(雅安地区除外)、贵州毕节和遵义地区、湖北恩施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春喜1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更是西南地区农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它以其高产、抗病的特性,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了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