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长农1A”:农业创新的结晶

2025-05-22 05:45:20 发布

在长江大学的研究者们多年的辛勤努力下,一个名为“长农1A”的水稻新品种诞生了。这个籼型三系不育系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2017年,它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获得了鄂审稻2017031的品种审定编号。

“长农1A”以其适中的株型和中等的分蘖力,展现出良好的繁茂性。它的叶色深绿,剑叶较长、较宽,略呈披散状,而穗型中等,着粒均匀,谷粒呈长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叶鞘、稃尖、柱头呈现出独特的紫色,开花习性良好,柱头外露率较高,这在荆州地区种植时,株高可达80厘米左右,穗长20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约130粒。

播种和生长周期方面,“长农1A”在荆州5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大约70天,主茎叶片数在11至12片之间。花粉败育主要以典败和圆败为主,偶有染败现象。

繁殖“长农1A”时,需要遵循以下要点:

1. 适时稀播,培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控制在15至2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则为2.0至2.5公斤。荆州地区适宜在4月中旬播种,先播母本,随后根据父本与母本的不同播种时间差进行播种。

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每穴插2至3粒谷苗,株行距为13.3厘米×13.3厘米,父本与母本间距13.3至16.7厘米,父母本行比为2:10或1:8。

3. 科学管理肥水。底肥一般亩施复合肥30公斤,插秧后亩追施尿素4至5公斤,分蘖后期亩追施钾肥10公斤。寸水插秧,浅水分蘖,亩苗数达到30万时及时晒田,晒至出现白根和田间硬化时及时复水。

4. 适量喷施“920”。一般亩用“920”15至18克,在不同抽穗阶段喷施不同量的“920”,以保证父本穗层较母本高,便于授粉。

5.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瘟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6. 严格隔离去杂,适时收获。

“长农1A”的培育,不仅体现了长江大学在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厚实力,也展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粮食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