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太原13606小麦品种的丰收秘诀
2024-08-12 04:18:43 发布
在山西省中部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太原13606”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精心培育,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9009,是研究所对农业科技贡献的又一力作。
太原13606小麦以其半匍匐的幼苗形态和绿色叶片,展现出旺盛的生长力。它的株高约75厘米,穗长6厘米,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亩穗数可达40万,展现出其高产潜力。纺锤型的穗形、长芒、白壳白粒,以及硬质、子粒饱满的特性,使得千粒重可达40克左右,保证了小麦的品质。
在抗病鉴定方面,太原13606表现出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中度抗性,这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尤为重要。而品质分析显示,其容重高达832g/l,粗蛋白质含量为16.56%,湿面筋36.6%,各项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是衡量一个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太原13606在2008至2009年的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371.1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8.6%。特别是在2009年的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51.5公斤,比对照增产11.6%,这一成绩在所有试验点均得到了验证。
为了确保太原13606的高产,栽培要点包括适宜的播期(9月25日至10月5日),适量的播种量(12.5~15.0公斤/亩),以及适时的施肥和灌溉。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保证丰收不可或缺的一环。
太原13606小麦品种以其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中肥水地的适宜性,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提高了产量,更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成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展现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