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杂922:海南省水稻种植的新宠儿
在海南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粤杂922的水稻新品种正逐渐成为农民们的首选。这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杂交稻,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粤杂922,也被称为粤杂128,是一种中迟熟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特别适合海南省的早、晚造种植。它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27天,株高约10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平均达到21.5万,穗长21.75厘米,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21.5粒,结实率接近79%,千粒重约26.0克。这些数字背后,是粤杂922在产量上的显著优势。
在2001年的早造区试中,粤杂922的平均亩产达到了491.67公斤,比特籼占25增产12.9%,这一成绩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在2003年的续试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75.53公斤,虽然增产幅度未达显著水平,但依旧展现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粤杂922的抗病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在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中抗白叶枯病的特性,而且抗稻瘟病性优于特籼占25和II优128。这些特性使得粤杂922在面对常见的水稻病害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在栽培技术方面,粤杂922需要适时抛插和适当密植,以提高亩有效穗数。它对肥料的需求也有一定的特点,需要重施底肥和中期肥,以及适时施用穗粒肥和磷钾肥。此外,灌溉管理也非常关键,需要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水分供应。
对于制种技术,粤杂922同样有严格的要求。不育系必须是原种或原种一代,以保证种子质量。在海南南部制种时,播插期的安排和始穗期的控制也非常关键,以确保不育系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敏感期。
经过省品审会的审定,粤杂922以其丰产性好、抗病性优于对照品种、米质优良的特点,被认定为适宜在海南省内各地区早晚造种植的水稻品种。这不仅是对粤杂922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肯定。随着粤杂922的推广,海南省的水稻种植将迎来新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