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育1号——陇东旱塬的绿色希望
2024-08-10 03:57:04 发布
在陇东旱塬这片干旱的土地上,一种名为“陇育1号”的小麦品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卓越的产量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由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精心培育的陇育1号,以其独特的特性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陇育1号,这个强冬性小麦品种,自2008年通过甘审麦2008010号的审定以来,便以其280天左右的生长周期,展现出了它对时间的精准把握。它的幼苗半匍匐,苗势强健,叶色深绿,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绿色使者。其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亩成穗数可达35.9万,有效分蘖率高达43.6%,这在干旱地区尤为难能可贵。
陇育1号的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约80厘米,长芒、白壳,穗纺锤形,穗层整齐,穗长8厘米,穗粒数32.4个。白粒、角质的它,千粒重39.6克,容重815.7克/升,不仅外观引人注目,更在营养上表现出色。其籽粒含粗蛋白质14.35%,湿面筋32.6%,沉降值23.8ml,吸水率60.9%,稳定时间1.5分钟,这些数据背后,是陇育1号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在产量上,陇育1号同样不负众望。2003-2004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288.76公斤,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8.86%。2005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36.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14%,这一成绩在旱塬地区尤为突出。
陇育1号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9月上、中旬为最佳播种期,亩播量11-12公斤,施足底肥,氮磷肥配合施用,返青后追施尿素7.5公斤。这些简单的步骤,却能带来丰硕的回报。
最后,陇育1号适宜在陇东旱塬地及其同类地区种植,这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更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陇育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陇东旱塬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