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养殖新篇章:青虾池塘里的高杆水稻奇迹

2025-04-15 06:23:56 发布

在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中,一种创新的生态养殖模式正在悄然兴起——青虾主养池塘栽种高杆水稻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青虾的养殖效率,还为水稻种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高杆水稻,也称为芦苇稻,是由浙江大学核农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现代诱变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这种水稻以其高大的株型和粗壮的茎杆脱颖而出,能够适应水深1米左右的池塘环境,展现出耐深水的特性。其根系发达,特别是水生根的丰富,不仅能够吸收底泥和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还能改善底质,为青虾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有效降低了青虾之间的残杀几率,从而提高了青虾的单产。

这项技术的实施步骤简单而高效:

1. 晒塘:春季虾养殖结束后,进行干塘晒塘,利用小潜水泵排干池底积水,确保池底淤泥得到充分曝晒,促进有机物分解。

2. 水稻育秧:高杆水稻的育秧方法与常规水稻相似,采用旱地育秧方式。在池埂上作秧床,播种前翻耕秧床,施基肥后浅耕翻地。4月底浸泡稻种,催芽后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0.1kg。

3. 秧苗移栽:6月10日前后,当秧苗高度达到15-500px时,进行秧苗栽插。株、行距保持在50-2000px之间,不宜太密。在池内栽种成若干小方块,每个方块间距3-5m,池内四周距池边1-2米处也可栽种一圈,每亩约栽种秧苗1500-2000穴。

4. 水质调控:秧苗栽插后保持10-375px的浅水位,随着秧苗生长逐步加深水位。7月中旬虾苗下塘前一周,将池水水深提高至0.6m,使用茶粕清除野杂鱼及其他有害生物,再用有机粪肥作为基肥,培肥水质后放养青虾虾苗。

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下,无需施肥和喷药,根据种植密度,每亩可产有机高杆水稻稻谷150-300kg,实现了增粮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的多重目标。青虾主养池塘栽种高杆水稻技术,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开启了绿色生态养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