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3号:长江中下游晚稻的新希望

2025-07-26 04:29:39 发布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西子3号,以其独特的品种特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晚稻种植带来了新的生机。国审稻20234001编号的西子3号,是黄华占和珞红4A/IR28的杂交结晶,以其籼型常规稻品种的身份,在双季晚稻种植中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

西子3号的全生育期为114天,比传统对照品种五优308早熟1天,这为农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它的株高达到93.2厘米,穗长21.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高达22.2万穗,每穗总粒数达到140.1粒,结实率高达82.6%,千粒重22.7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西子3号的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西子3号对稻瘟病表现出中感,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9和5.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尽管如此,其米质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包括糙米率80.0%,整精米率66.6%,粒长6.7毫米,长宽比3.5,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1%。此外,西子3号的糙米镉含量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保障了食品安全。

产量表现上,西子3号在2021年和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77.76千克和552.49千克,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565.03千克,虽然略低于对照品种,但在202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5.75千克,显示出了稳定的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西子3号需要每亩大田用种量2—3千克,并在秧苗4叶左右时移栽。施肥策略包括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巧施穗粒肥以防倒伏。对于缺磷、钾田块,增施磷肥、钾肥,并在始穗期、齐穗期结合病虫害防治,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此外,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结实灌浆,并注意卷叶虫、卷叶螟、稻瘟病的防治。

最终,西子3号以其优异的品种特性和产量表现,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和安徽长江以南的双季稻区的耕地安全利用区(镉含量小于或等于1.5毫克/千克)、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西子3号不仅是农民的新选择,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稻种植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