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产——安砂小叶薯:美味与健康的结合
在福建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安砂小叶薯”的淮山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脱颖而出。这个品种认定编号为闽认菜2008008,由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共同培育,源自福建永安的地方品种“安砂小薯”。
安砂小叶薯是一种缠绕藤本植物,茎蔓长达3.8至4.1米,茎直径在0.18至0.22厘米之间,呈现出绿色且左旋的形态。它的叶片箭形,叶基戟形,长6至7厘米、宽3至4厘米,顶叶和成叶均为浓绿色,叶脉同样呈现绿色。这种植物不结花序,也无珠芽,单株结薯数在1至3个之间,薯块形状为长棒形或下扁长棒形,长度约32.1厘米,直径约3.9厘米,表面光滑无条沟,单薯鲜重约370克。薯皮为黄褐色,薯肉白色,口感糯香。
经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试验室的品质检测,安砂小叶薯的薯块含有粗纤维1.14%、粗蛋白1.62%、烘干率27.7%、粗脂肪0.39%、维生素C12.9毫克/100克、氨基酸3.84%(干基)、水分72.3%、淀粉22.63%。这些营养成分使得安砂小叶薯不仅美味,还具有高营养价值。
在产量方面,安砂小叶薯表现出色,一般亩产可达1400至2000公斤。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种薯需提前15至20天催芽。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块,每亩定植4200至4500株。在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治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和病毒病。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安砂小叶薯”是中熟淮山品种,生育期为180至200天,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品质优良。虽然田间调查发现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发生,但适宜福建省淮山产区种植。经过审核,该品种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通过认定。
安砂小叶薯,不仅是福建的农业骄傲,也是健康饮食的优选,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