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农大甜419”:甜玉米的黄金标准
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我们发现了一款名为“中农大甜419”的甜玉米品种,它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成为北京地区甜玉米种植的新星。
“中农大甜419”的诞生,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科研团队的精心选育。它由BS632与BS643两个亲本杂交而成,这两个亲本均是从国外引进的甜玉米杂交种,经过多代自交选育,最终孕育出了这一品种。
种植“中农大甜419”,从播种到鲜穗采收,平均只需82天。它的株高达到188.5厘米,穗位51.7厘米,单株有效穗数接近1个,空杆率低至3.1%。每穗玉米的长度平均为18.9厘米,穗粗4.7厘米,拥有14至16行的整齐排列。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粒色纯黄,粒深1.0厘米,鲜籽粒千粒重高达326.6克,出籽率达到58.5%。
在营养成分上,“中农大甜419”同样表现出众。籽粒干基含粗蛋白14.37%,粗脂肪8.79%,总糖34.38%,还原糖10.83%,蔗糖22.38%,粗淀粉21.16%,赖氨酸0.43%。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使它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中农大甜419”同样令人瞩目。区试鲜穗平均亩产744.5公斤,比对照甜单8号增产7.0%,尽管与京科甜183相比有所减产,但其产量依然令人满意。区试鲜籽粒平均亩产435.4公斤,同样展现出了稳定的产量潜力。
种植“中农大甜419”,技术要点包括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株/亩。施足农家底肥,种肥为每公顷250公斤磷酸二铵和100公斤尿素,追肥则为每公顷400公斤或复合肥400公斤,于大喇叭口期施入。同时,注意防治玉米螟,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中农大甜419”不仅在北京地区适宜种植,更以其优异的产量和品质,成为甜玉米种植的黄金标准。选择“中农大甜419”,就是选择了丰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