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福薯9号”:福建农业的紫色奇迹
在福建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福薯9号”的甘薯品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一颗新星。
“福薯9号”以其鲜食型特性,展现出中长蔓匍匐型的生长习性,单株分枝能力在10至12条之间。它的顶叶呈现生机勃勃的绿色,叶片则以三裂片或五裂片的形式展开,叶脉中透露出紫色的生命力。这种甘薯的蔓绿带紫,蔓粗中等,单株结薯3至4个,薯块呈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则是中等紫色,这种独特的外观使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在营养价值方面,“福薯9号”同样表现出色。它的烘干率为32.1%,淀粉率为19.9%,粗蛋白含量为1.78%,还原糖为2.2%,可溶糖为5.13%,胡萝卜素含量为2.07毫克/100克,花青素含量高达7.5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福薯9号”不仅口感粉香、肉质细腻、甜度较好,而且具有很高的健康价值。
尽管“福薯9号”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中抗蔓割病,对薯瘟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其产量依然可观。在两个生长周期中,鲜薯亩产分别达到1401.1千克和1775.4千克,薯干亩产分别为447.9千克和567.4千克,淀粉亩产分别为284.1千克和346.2千克,虽然与对照品种金山57相比有所减产,但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使其在市场上仍具有竞争力。
栽培“福薯9号”需要适宜的水肥条件和无病地区,地势高燥,排灌水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透水、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种植时间应在六月下旬前,每亩种植3300至3500株。水肥管理要结合整畦,深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增加少量速效肥,注意氮磷钾比例适当。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徒长、贪青,并加强水分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
“福薯9号”的生长期控制在140至160天,适时收获至关重要。收获时要深挖、轻放、轻运,以减少薯块的损伤。适宜在福建春、夏季种植,栽培中要注意控制地上部生长,适当稀植,并延长生长期。
“福薯9号”不仅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骄傲,也是福建农业的紫色奇迹,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