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草新篇章:闽选仙草1号的绿色革命

2024-10-08 13:30:14 发布

在福建的田野中,一种名为“闽选仙草1号”的植物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农业面貌。它不仅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更是对传统仙草种植方式的一次革新。

闽选仙草1号,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希望的名字,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仙草品种。这种草本植物的生育期大约在140至180天之间,生长迅速,植株强健,株高可达30至100厘米,株幅约40至60厘米。它的茎部多分枝,匍匐状或半直立,近地面的节部易生不定根,草质四棱形,被白色线状小茸毛,绿中带紫或淡紫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它的叶片对生,卵形或阔卵形,先端急尖,叶长3.5至6.8厘米、叶宽2.3至5.8厘米,轮伞花序组成长2至15厘米的顶生穗状花序。花冠唇形,白色或淡紫色,花期在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田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令人称奇的是,闽选仙草1号的地上部分浸出物含量高达4.35%,可溶性糖14.97%,干草具有清香味。经过福建省药检所检测,其多糖含量2.22%,总黄酮10.72%,蛋白质含量8.80%,氨基酸总量6.16%,粗脂肪3.00%,粗纤维18.90%。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闽选仙草1号在药用植物中独树一帜。

在产量方面,闽选仙草1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龙岩武平县、南平延平区、建阳和建瓯等地的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中,亩产达到了400至750公斤,比对照MYXC-1增产明显。

栽培技术方面,闽选仙草1号的种植要点包括前一年秋季培育母株,翌年2至4月气温回升后扦插育苗,3至5月种植,重下基肥,黑膜定植,亩植2500至3000株,花前适时采收。此外,建议使用无病苗,水旱轮作,并注意防治仙草茎褐腐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闽选仙草1号的评价极高,认为其全生育期140至180天,产量高,品质优,田间调查主要病害有仙草茎褐腐病。适宜福建省中低海拔地区种植,宜水旱轮作,注意防治病虫害。经过审核,闽选仙草1号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顺利通过认定。

闽选仙草1号的问世,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更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它以优异的品质和产量,为福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