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丰收】浙白16:早熟抗病,大白菜新选择
在蔬菜的世界里,大白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种植范围,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浙白16”的大白菜新品种,它以其早熟、抗病和高产的特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浙白16”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白菜杂交种,登记编号为GPD大白菜(2018)330530。这个品种的诞生,凝聚了育种者李必元、钟新民、岳智臣、陶鹏、雷娟利和赵彦婷的辛勤汗水。它的品种来源是S99-533-28-8-1-26-10-5和S12-H2-3-1-10-18-3-6的完美结合。
“浙白16”以其早熟的特性,从播种到收获仅需65天。它的株型半直立,株高大约37厘米,开展度在65至70厘米之间。外叶绿色,叶面光滑无毛,且具有光泽,叶柄呈白色。叶球为矮桩叠抱球形,高约23厘米,横径约19厘米,球形指数为1.23,单球净重大约1.5千克。结球紧实,且具有高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高抗霜霉病、抗软腐病的特性,耐抽薹性也非常强。
在产量方面,“浙白16”同样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128.5千克,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66.6%;第2生长周期亩产2844.4千克,比对照早熟5号增产64.5%。
栽培“浙白16”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首先,浙北地区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直播,其他地区则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其次,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均匀施足底肥,细致整垄作畦,确保播种墒情。出苗后要及时间苗、防虫,定苗株行距保持在50厘米×50厘米,亩保苗大约2200株。最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在叶球8成熟时及时采收,以确保丰产丰收。
“浙白16”适宜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作为小白菜或秋季大白菜栽培。
在种植“浙白16”时,还需要注意适时播种,避免在低洼积水地上种植,注意高畦栽培,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在叶球7~8成熟时及时采收。
综上所述,“浙白16”以其早熟、抗病和高产的特性,成为了大白菜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