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保122: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新希望

2024-12-21 04:46:52 发布

豫保122,一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黄淮海夏玉米区农业的新发展。这款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长葛鼎研泽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正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

豫保122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10065,品种名称“豫保122”简洁而有力,象征着河南地区农业的保护与发展。它的品种来源是MD12-8×517F,这一杂交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遗传优势。

在生长特性上,豫保122表现出了早熟的特质,相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2.5天,这对于提高种植效率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幼苗叶鞘呈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长筒形,穗长17.0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4.1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2.4克。这些特征使得豫保122在田间管理上更为方便,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产量。

在产量表现上,豫保122同样不负众望。2019-2020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6.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豫保122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豫保122适宜在中等以上肥水条件的地块种植,6月上中旬播种,适宜密度为5000-5500株/亩。推荐施用15-18千克/亩纯氮复合肥,并在5叶期前后喷施除草剂。灌浆期需要加强肥水管理,以确保籽粒的充分成熟。收获时,应选择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尖端出现黑色层时进行,以保证籽粒的最佳品质。

风险提示方面,种植豫保122需要注意防治甜菜夜蛾、劳氏黏虫等害虫,中后期还需注意防治玉米螟、桃蛀螟、南方锈病等病虫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豫保122已经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多个省份和地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种植选择,有望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