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紫星:紫色花海中的农业瑰宝

2024-12-07 03:52:19 发布

在江苏省的菊花产区,有一种菊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它就是“南农紫星”。这个由南京农业大学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鉴定编号苏鉴花201112,成为了菊花家族中的一颗新星。

“南农紫星”是一种重瓣型多头切花品种,它的诞生源于2005年的一次科学实验,将‘Herby’与‘南农红扣’两种菊花进行杂交,经过五年的精心选育,终于在2010年育成。这一品种以其株型直立、花颈硬挺、株高96厘米的特点,成为了菊花中的佼佼者。它的叶色深绿,不易枯萎,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南农紫星”的花簇轮廓呈伞形,每枝着花7~10朵,蜂窝花型,花径5.4厘米,高度重瓣,舌状花匙瓣,13轮左右,平均230枚,浅紫红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自然花期在11月10日左右,开花匀称,整齐度高,生长势旺盛,对病虫有较强的抗性,花枝离体水养期可达20~30天,这使得它在切花市场上备受青睐。

在产量上,“南农紫星”每亩可产出切花平均25000枝/茬,这不仅为种植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它的适应范围广泛,适宜在江苏省菊花产区种植,这使得它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栽培“南农紫星”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在自然条件下,摘心栽培于7月上旬定植,不摘心栽培于8月上旬定植,加光栽培在8月下旬-9月下旬进行。种植密度也有讲究,摘心栽培约25株/m2,不摘心栽培约64株/m2。摘心工作在缓苗约20天后进行,每株保留3-4个分枝,并张网设支架。对于独本栽培,则不进行摘心处理。

肥水管理同样重要。定头10-15天后适当控制肥水1-2周,以促进花芽分化。现蕾后需水分充足。生长期每亩施用尿素4-5 公斤追肥1-2次。花芽形成期和花蕾膨大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3-4次,以促进花芽发育。

“南农紫星”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故事,就像它的颜色一样,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