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旱403:旱地稻作的绿色革命

2024-07-31 03:04:33 发布

在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辽旱403"以其卓越的抗旱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旱地稻作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作为国审稻2005057号品种,它不仅在干旱条件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更以其优异的产量表现和米质,为北方稻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辽旱403"的生育期平均为147天,比传统旱稻品种旱72稍晚成熟,但这一小小的等待却换来了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它的株高适中,穗长适中,每穗粒数高达88.6粒,结实率高达88.7%,千粒重24.0克,这些特性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米质方面,"辽旱403"同样表现不俗。整精米率达到62.2%,垩白粒率仅为12%,垩白度1.2%,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80毫米,均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这些指标不仅保证了稻米的美味口感,更确保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量表现上,"辽旱403"在2002年和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旱72增产9.81%和36.3%(极显著),两年平均增产21.6%。200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02.22公斤,比对照旱稻297增产4.55%,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辽旱403"的高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辽旱403"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播种和施肥,更注重种子的处理和肥水管理。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同时减少病虫草害的影响。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辽旱403"以其抗旱性、适中的熟期、高产和优质米质,以及对稻瘟病的中感特性,被认定为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它适宜在辽宁省中南部、河北中北部稻区作为一季旱稻种植,为这些地区的稻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希望。

"辽旱403"不仅是一个品种,它代表了旱地稻作技术的进步,是绿色农业发展的象征,更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