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育1号:河西高原的小麦新宠

2024-08-06 02:29:22 发布

在甘肃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甘育1号的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正在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武威市农作物良种繁育场联合培育的甘育1号,是宁夏504母本与意大利LAMPO父本的完美结合,经过精心选育,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特性。

甘育1号属于春性小麦,幼苗直立,生长周期介于90至119天,属于中熟品种。它的叶片呈半上举状,叶色鲜绿,株型紧凑,平均株高约78.17厘米,穗长10.77厘米,有效小穗数达到16.29个,穗粒数高达50.97粒,穗粒重2.61克,千粒重41.88克。其籽粒为白色椭圆形,粉质,具有788克/升的容重,9.52%的粗蛋白含量和17.5%的湿面筋含量,这些指标都显示了甘育1号的高品质。

在粉质仪分析中,甘育1号的吸水率达到53.1%,形成时间仅为1.0分钟,稳定时间0.9分钟,弱化度188F.U,评价值26,拉伸仪分析显示最大抗延阻力122E.U,延伸性13.2cm,拉伸面积22.4cm²,蛋糕试验总评分84分,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甘育1号的优良品质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甘育1号表现出了对叶枯病和根病的抗性,同时具有出色的抗倒性和落黄性。在2004至2005年的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甘育1号的平均亩产达到了526.59公斤,较对照增产5.90%,尽管在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有所减产,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仍然值得关注。

对于甘育1号的栽培,建议合理施肥,重视磷钾追肥,以提高籽粒灌浆速度。亩播量建议在22.5至25.0公斤之间,基本苗数为35万至45万株/亩,成穗数为40万至50万穗/亩。适时收获是保证品质的关键,应在蜡熟后及时进行。

甘育1号适宜在甘肃张掖的甘州、民乐、山丹和武威的民勤、永昌、凉州等地区种植,尤其适合在河西海拔较高的沿山冷凉灌区。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品质的小麦新选择,也为甘肃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