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坪马铃薯:山西农业的新希望
在山西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新大坪”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由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精心培育,经过严格的审定程序,获得了晋引薯2012001的编号,并在2005年甘肃省获得审定,编号为甘审薯2005004。
新大坪马铃薯以其中晚熟的特性,115天左右的生长周期,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获预期。它的株型半直立,分枝适中,株高在40至50厘米之间,茎绿色,叶片肥大且墨绿,白色的花朵点缀其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且少,结薯集中,单株能结出3至4个薯块,大中薯率高达85%左右。
在品质上,新大坪马铃薯同样表现出色。据甘肃省公告,其鲜薯淀粉含量高达20.19%,还原糖含量为0.16%,粗蛋白含量为2.67%,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作为食品和工业原料的高价值。
产量方面,新大坪马铃薯在2010至2011年的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区引种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720.1公斤,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新大坪马铃薯并不复杂。4月中下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每亩需要施用3000至5000公斤的农家肥,以及适量的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种植时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旱薄地每亩密度为2500至3000株,水浇地则为4500至5000株。同时,要注意防治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收获时,田间80%的茎叶枯黄萎蔫是割去地上茎叶的信号,这可以防止病害传到薯块,并促进薯皮老化。收获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6至7天后进行收获,以确保薯块的品质。
新大坪马铃薯适宜在山西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作物种类,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途径,成为了山西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