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123:嘉兴农业科技的丰收使者
在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精心培育下,秀水123(原名:丙03-123)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单季晚粳稻中的佼佼者。审定编号浙审稻2008001,秀水123的品种来源是HK21/R9941,这一组合赋予了它独特的遗传优势。
秀水123的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展现出强大的抗倒伏能力。它的剑叶短而阔,叶色鲜绿,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谷粒椭圆形,谷壳黄色,偶带褐斑,脱粒容易,这不仅方便了收割,也提高了谷粒的完整性。它的穗型大,着粒密,直立的穗型有助于更好的通风和光照,促进了谷粒的均匀成熟。
在产量方面,秀水123的表现尤为突出。2006年和2007年的省级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85.4公斤和592.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分别增产11.0%和17.4%,两年平均增产14.0%。在2007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54.8公斤,同样比对照增产12.7%。
秀水123的抗性鉴定显示,它对稻瘟病具有0级的抗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仅为1.0%,白叶枯病3.0级,褐稻虱9级。这表明秀水123在抗病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减少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米质检测结果显示,秀水123的整精米率平均为69.9%,长宽比1.8,垩白粒率38.8%,垩白度6.9%,透明度2级,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的标准。
在栽培上,秀水123需要插足基本苗,后期保持田间湿润,并注意稻飞虱的防治。这些栽培要点有助于确保秀水123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综合以上特点,秀水123是一个适合在浙江省粳稻区种植的中熟晚粳稻品种,具有感光性强、分蘖力中等、穗型大、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等优点。它不仅在产量上有着显著的提升,而且在米质上也达到了高标准,是农业科技带给农民的一份实实在在的丰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