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使者——镇稻10号,江苏的绿色希望

2024-08-17 04:56:46 发布

在江苏丘陵地区,一片片稻田里,镇稻10号以其早熟晚粳的特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心头好。这款由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水稻品种,自2002年诞生以来,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镇稻10号,编号苏审稻200710,原名“镇629”,是早熟晚粳稻品种的佼佼者。在2004至2005年的江苏省区试中,它以平均每年588.8公斤的产量,较对照品种武运粳7号增产3.4%,尤其在2005年,增产幅度达到了5.4%,这无疑给种植它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它的适应性同样不容小觑,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的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这使得它在这些地区能够茁壮成长。镇稻10号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适中,分蘖力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后期熟色好,抗倒性也较强。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

在抗病性方面,镇稻10号对白叶枯病具有中抗性,虽然对穗颈瘟较为敏感,但高感纹枯病,这提醒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而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为它的健康生长提供了保障。

品质上,镇稻10号同样表现不俗。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它的整精米率达到了64.2%,垩白粒率仅为10.0%,垩白度1.0%,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理化指标达到了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这保证了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镇稻10号要求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是关键,要做到“前促、中控、后补”,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穗肥以促花肥为主。水浆管理上,采取的灌溉方式要因时制宜,确保秆青籽黄。

最后,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也不容忽视。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要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则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是穗颈稻瘟的防治。

镇稻10号,不仅是江苏农民的希望,更是绿色农业的实践者,它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农民的汗水。让我们一起期待,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能够孕育出更多的丰收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