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麦15号:高原上的金色希望

2025-06-12 05:39:56 发布

在云南省的高原上,一种名为“保大麦15号”的大麦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品种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育种团队包括刘猛道、赵加涛等多位专家,他们将甘啤5号与保大麦8号进行杂交,孕育出了这一饲用型四棱皮大麦新品种。

保大麦15号以其全生育期146天的稳健生长,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整齐,长粒、长芒,株高约75厘米,具有出色的抗倒伏能力。在产量上,保大麦15号同样表现不俗,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74.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7.2%,第2生长周期亩产也有353千克的佳绩。

除了产量,保大麦15号在抗病性上也表现出色,高抗条纹病、条锈病和黄矮病,中抗赤霉病和白粉病,这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种植保大麦15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技术要点。首先,选择排灌方便的中上等田块,播种前晒种1~2天,最佳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量要适量,田麦6~8千克/亩,地麦8~10千克/亩,以防止过密导致倒伏。施肥方面,要合理搭配氮、磷、钾肥,全生育期亩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作底肥,尿素40千克/亩,普钙30千克/亩,硫酸钾6~8千克/亩。灌溉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应灌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杨花水、灌浆水3~5次。同时,还需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及鼠害,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和收获。

保大麦15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300米的大麦生产区种植,冬播季节为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这一品种的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为高原地区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是高原上的金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