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养猪业的隐形敌人,我们如何有效防范?

2024-10-21 10:00:07 发布

猪水疱病,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猪只的蹄部、鼻端、口腔粘膜甚至乳房造成水疱性损伤,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需引起养殖业者的高度重视。

诊断时需注意,猪水疱病只感染猪类,人类虽有一定感染风险,但其他动物则不受影响。猪只无论品种、年龄或性别,均可能发病。发病率在不同养殖条件下差异显著,尤其在猪群密集、频繁调运的场所,如猪仓库、屠宰场或铁路沿线,传播速度和发病率尤为惊人。

病猪的典型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蹄部出现水疱和溃烂,导致跛行或不愿站立。部分病猪鼻端、口腔粘膜或乳房也会出现水疱,严重时甚至导致蹄壳脱落。此外,哺乳母猪若乳房受损,可能因疼痛拒绝哺乳,影响仔猪生存。

在诊断上,猪水疱病需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等类似疾病区分。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的关键,包括动物接种、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诊断,如补体结合试验等。

防治方面,可参照口蹄疫的防控措施,同时在疫区使用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养殖业者需密切关注猪只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猪只免受猪水疱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