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923:福建省农业科技的璀璨新星
在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特优923这一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特优923的品种审定编号为闽审稻2004011,其品种来源是龙特甫A与福恢923的完美结合。
特优923的生育期约为129天,比传统的汕优63稍晚2天,但分蘖力稍弱。植株高度适中,约100厘米,穗长22厘米,每穗可结150粒,结实率高达85%,千粒重27克。其植株整齐,株叶结构良好,茎秆粗壮,后期转色表现优异。在稻米品质方面,特优923多项指标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而粒长、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则达到优质米二级标准。
在产量方面,特优923在2001年和2002年的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达到443.25公斤/亩和454.03公斤/亩,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9%和8.91%,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方面,特优923建议在6月15日前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每亩用种量15公斤。插植时适当稀植,施肥要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为1.0∶0.5∶0.7。水管管理上,要薄水浅插,浅水护苗,够苗后及时脱水搁田,孕穗期开始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确保丰收。
制种技术方面,要根据父母本特性及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播种期,选择好隔离区,保证杂种纯度。父本播种后5-7天播Ⅱ期父本,母本与Ⅰ期父本时差22天,与Ⅱ期父本时差16天。栽插时,行比2:10-12,父本株行距20×25厘米,母本株行距15×15厘米。父母本主茎10%左右破口时,喷施“九二0”以获得完全吐颈的效果。
省品审会认为,特优923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栽培上应注意稻瘟病的防治。经审核,特优923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已通过审定。这一品种的推广将为福建省的水稻生产带来新的活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