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突破】中双10号:高效油菜品种,助力增产增收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油菜品种的改良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来关注一种名为“中双10号”的油菜新品种,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武汉中油阳光时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双10号”是一种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种。它的幼苗直立,叶色深绿,锯齿状叶缘,蜡粉少,花瓣较大且呈黄色,侧叠。全生育期约为216天,比传统的中油821晚1天。株高达到170厘米,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约8个,分枝部位在25厘米左右。主花序长且结荚密,单株角果数约361个,每角粒数约16粒,千粒重约3.81克,种皮黑褐色。芥酸含量低至0.21%,饼粕硫甙含量为20.46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0.24%。此外,它还具有低抗菌核病和中抗病毒病的特性,抗寒性强,抗裂荚性和抗倒性均为中等。
在产量方面,“中双10号”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32.30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7%;第2生长周期亩产158.66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94%。这表明“中双10号”具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10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2~0.4千克。
2. 种植密度: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每亩8000~9000株,直播每亩15000~20000株。
3. 施肥: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0.2%硼肥。
4. 防治病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中双10号”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在生产上,需要注意防止早苔早花现象,适当增施硼肥,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中双10号”以其高产、抗病、抗寒等特性,为油菜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有望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