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温室里的“紫色金矿”:越冬茬茄子栽培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当许多农作物都进入休眠期,越冬茬茄子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产量,成为了市场上的“紫色金矿”。这种栽培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严冬和早春市场的需求,还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9月上中旬开始育苗,到翌年6~7月份结束,越冬茬茄子的亩产量可达9000公斤,按照市场平均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亩毛收入可达3.6万元,扣除生产成本0.38万元后,纯利润高达3.22万元。
要实现这样的高产,关键在于采用嫁接栽培技术,这不仅能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越冬茬茄子栽培的详细步骤:
1. 品种选择:接穗选择“丰延一号”,每亩用种量50克;砧木选择“托鲁巴姆”,每亩用种量5克。
2. 育苗:采用劈接法,砧木苗比接穗苗早播15天。使用变温催芽法进行浸种催芽,当砧木苗长到4~5片叶,接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嫁接。
3. 定植:苗龄达到60~70天,植株有黄豆粒大的花蕾时即可定植。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80cm、小行60cm、株距45cm,亩定植密度为2100株。
4. 定植后管理:温度管理要精确,上午保持在25~30°C,下午28~20°C,前半夜20~13°C,后半夜13~10°C。肥水管理上,前期适当控水,门茄“瞪眼”时结合浇水亩追尿素20公斤,进入结果盛期后,每7天浇水一次,每半月施肥一次,每次亩追磷酸二铵30公斤、尿素20公斤。
5. 整枝方式:采用双干整枝法,以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
6. 保花保果:使用番茄灵和防落素30~50ppm喷花,用2.4—D 20~30ppm抹花,以提高坐果率。
7.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青枯病,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越冬茬茄子的栽培,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艺术。它要求农户不仅要有精准的栽培技术,还要有对作物生长周期的深刻理解。通过精心的管理,越冬茬茄子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为农户带来温暖的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紫色金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