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新品种“成豌10号”:早熟高产,抗病抗旱的农业新希望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成豌10号”豌豆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了豌豆种植领域的新宠。这个品种是2004年通过将自育品系9257-1-1与地方品种白豌豆进行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干、鲜兼用型豌豆新品种。
“成豌10号”以其早熟特性脱颖而出,全生育期平均为175天,比传统青豌豆早熟2天。它平均株高66.2厘米,拥有4.0个有效分枝,小叶数在4到6片之间,叶色鲜绿,花朵洁白。每株平均结荚13.4个,每荚平均含有5.4粒种子。成熟时,荚呈现黄色,属于硬荚型,种子为球形,种皮和种脐均为白色,百粒重达到17.3克。经检测,其籽粒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3.3%,总淀粉含量为39.7%,显示出优良的营养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成豌10号”同样令人瞩目。2012年和2013年的多点试验中,其平均亩产干籽粒分别达到140.2公斤和195.5公斤,比对照青豌豆分别增产28.0%和34.8%。两年平均亩产167.9公斤,比对照增产31.9%。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干籽粒138.7公斤,比对照增产15.0%。
栽培“成豌10号”时,建议在10月底至11月初(立冬前)播种,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种植密度为亩植4000至5000窝,每窝播种4至5粒,确保亩植12000至15000株。田间管理时,播种时亩用8至10公斤P2O5,并加入适量农家肥作为底肥。花荚期可适当追施磷钾肥,现蕾、开花期注意防治潜叶蝇、豆象等害虫,并在荚期喷施叶面肥以壮荚果。同时,注意选种保纯,防止品种退化。
“成豌10号”适宜在四川省秋播豌豆种植区种植,其耐白粉病、茎腐病的特性,以及抗旱性强、耐寒性中等的表现,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选择。这个新品种不仅提高了豌豆的产量和质量,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